邊守
基本解釋
(1).邊地的太守。《后漢書·龐參傳》:“昔 孝文皇帝 悟 馮唐 之言,而赦 魏尚 之罪,使為邊守, 匈奴 不敢南向。”
(2).猶邊境。《三國志·魏志·劉馥傳》:“遂開拓邊守,屯據險要。” 宋 王珪 《撫問鄜延環慶路沿邊臣僚口宣》:“卿等遠臨邊守,具飭兵防。”
(3).邊防。《晉書·阮種傳》:“由是邊守遂怠,鄣塞不設。”《明史·兵志三》:“巡撫 于謙 言:‘每歲九月至二月,水冷草枯,敵騎出沒,乘障卒宜多。若三月至八月,邊守自足。乞將兩班軍,每歲一班,如期放遣。’”
成語(Idiom):邊守
發音(Pronunciation):biān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邊境地區的守衛工作,也可引申為守衛邊疆、守護邊界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邊守是由“邊”和“守”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邊指國家的邊界,守指守衛、保衛。邊守表示在邊境地區進行守衛工作,保護國家的邊疆安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邊守常用于形容軍隊、邊防部隊等在邊境地區進行守衛工作,保護國家安全的場景。也可用于比喻其他領域中的守護、保護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邊守一詞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文學》中,原文為“邊守,守也。邊守者,治邊官也。”該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國家邊境經常受到外敵的侵擾,需要有專門的官員進行邊境地區的守衛工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邊守為動賓結構,其中守為動詞,邊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士兵們日夜邊守,保衛著祖國的邊疆。
2. 這個國家的邊守部隊在邊境地區建立了堅固的防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邊守的發音“biān shǒu”與“邊守”兩個字的意思進行聯想,想象邊界上的守衛人員在守衛邊境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邊遠”、“邊陲”等,擴展對邊境地區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明的爸爸是一名邊守軍人,他每天都在邊境地區保衛我們的國家。
2.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像邊守一樣,守護好我們的家鄉。
3. 初中生:邊守軍人們在寒冷的冬天也堅守在邊境,保護我們的安全。
4. 高中生:我們要勇于擔當,像邊守一樣守護我們的夢想。
5. 大學生:在國家建設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成為一名合格的邊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