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骨
成語(Idiom):銘骨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銘記在骨髓中,深深銘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銘骨是指將某個經歷或教訓深深銘記在心,使其成為血肉之中,永遠不會忘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來形容某個經歷或教訓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人銘記終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銘骨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學家,他的學問非常廣博,深受人們的尊敬。有一次,孟子去拜見一位名叫齊宣王的國君,但宣王卻對孟子非常冷淡,沒有給予他應有的禮遇。孟子離開后,對宣王的冷淡行為感到非常憤怒和失望,于是他在自己的身上割下一塊肉,寫上“齊宣王冷淡”四個字,然后燒成灰燼。之后,孟子將灰燼灑在自己的骨髓里,表示將這個冷淡的經歷銘記在心,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故事就是銘骨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銘骨是一個動賓短語,由“銘”和“骨”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失敗的經歷讓我銘骨刻髓,以后一定會更加努力。
2. 那位老師的嚴厲批評讓學生們銘骨銘心,從而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銘骨”這個成語與孟子的故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孟子割下一塊肉寫上“齊宣王冷淡”四個字,然后燒成灰燼,灑在自己的骨髓里,形象生動地展示了銘記在骨髓中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孟子的思想和哲學觀點,了解他對人性、道德和政治的看法,以及他對社會改革的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媽媽的愛銘骨刻髓,永遠不會忘記。
2. 初中生:這次考試的失敗讓我銘骨銘心,從而更加努力學習。
3. 高中生:面對挫折,我們應該銘骨銘心,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4. 大學生:這次實習經歷讓我對職業生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銘骨銘心。
5. 成年人: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我將銘骨銘心,永遠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