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折鼎覆餗
發音(Pronunciation):zhé dǐng fù l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飯菜散亂、毀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折鼎覆餗是由兩個成語組合而成。折鼎,指的是將鼎折斷,鼎是古代用來烹飪的大鍋,折鼎意味著烹飪器具被損壞。覆餗,指的是餗(讀音為huì)這種古代的食物,餗是用米飯做成的一種點心,覆餗意味著食物被倒翻,散落一地。折鼎覆餗形容飯菜散亂、毀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折鼎覆餗常用于形容事物被破壞、散亂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工作或計劃失敗的局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折鼎覆餗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故事中,齊國的公子重耳(后來的齊桓公)在楚國被囚禁,他希望能夠脫困回到齊國。于是,他假裝瘋癲,吃飯時將鼎折斷,將餗撒落一地。楚國的國君看到這一幕,覺得重耳瘋狂無法為害,于是放他回到了齊國。從此,折鼎覆餗成為形容飯菜散亂、毀壞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折鼎覆餗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先將鼎折斷,再將餗撒落一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不小心,把飯菜弄得折鼎覆餗。
2. 這個項目的計劃已經折鼎覆餗了,我們需要重新規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將折鼎和覆餗形象地聯想為一個人在吃飯時不小心把鼎折斷,餗撒落一地,造成飯菜散亂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飯菜相關的成語,如“盛飯不盛菜”、“細嚼慢咽”等,可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一不小心,把飯菜撒得折鼎覆餗。
2. 初中生:他的書包里亂七八糟的,就像折鼎覆餗一樣。
3. 高中生:他的計劃一下子就折鼎覆餗了,需要重新考慮。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進展遇到了很多問題,現在已經折鼎覆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