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掃墓望喪
發(fā)音(Pronunciation):sǎo mù wàng s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悲傷哀痛,心情沉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掃墓指的是祭拜祖先,望喪指的是對親人的喪失感到悲傷。掃墓望喪形容人們在祭拜祖先或者喪失親人時,心情沉重、悲痛欲絕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對親人的喪失或者其他令人悲傷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個人遭遇打擊或者心情低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浚傳》記載了一個故事:王浚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非常愛惜自己的母親,母親去世后,他每年都會親自掃墓祭拜。有一年,王浚突然悲痛欲絕,望著墓碑大聲哭泣,形容極其悲傷。后來,人們就用“掃墓望喪”來形容非常悲傷的情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掃墓望喪屬于形容詞性成語,由“掃墓”和“望喪”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整個人都像是掃墓望喪一樣,一言不發(fā)。
2. 她丟了工作后,整天都是掃墓望喪的樣子,看起來很沮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掃墓望喪”形容為一個人在墓地前掃墓,望著親人的墳墓,心情沉重悲傷的情景,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下其他與悲傷情緒相關的成語,如“淚如雨下”、“愁眉不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爺爺去世后,我去掃墓望喪,心里非常難過。
初中生:考試沒考好,我感覺自己就像掃墓望喪一樣,心情非常沮喪。
高中生:聽到家里出了這樣的事情,我感覺整個人都變得掃墓望喪了,無法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