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膏
基本解釋
《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膏起火,還自消。”后以“火膏”喻自相攻伐者。 唐 張九齡 《雜詩》之五:“木直幾自寇,石堅亦他攻。何言為用薄,而與火膏同?”
成語(Idiom):火膏(huǒ gāo)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g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火膏是指用來治療燒傷的藥膏,也用來比喻治療傷口的良藥或有效的措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膏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用來形容寶玉燒傷后所使用的藥膏。后來,火膏逐漸被引申為治療傷口的良藥或有效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火膏來比喻治療問題的有效方法或解決困難的良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火膏一詞常用于形容解決問題或解決困難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說某個人的建議是解決問題的火膏,或者某個方案是解決困難的火膏。此外,火膏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人或某個組織在困境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火膏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中。在小說中,寶玉因為不慎燒傷手指,被醫生用了一種叫做火膏的藥膏治療。這個故事中的火膏被引申為治療傷口的良藥,并逐漸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膏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是“火”,第二個字是“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建議真是解決問題的火膏。
2. 這個方案是解決困難的火膏。
3. 在困境中,他采取了一些火膏般的措施,最終成功地擺脫了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火膏”這個詞語的發音來記憶。想象火焰和膏狀的藥膏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治療傷口的有效方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紅樓夢》這部經典小說,以及其中的其他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的安慰是我心靈的火膏。
2. 初中生:老師的指導是我們學習的火膏。
3. 高中生:這本書是我備考的火膏。
4. 大學生:實踐經驗是我們就業的火膏。
5. 成年人:團隊合作是企業發展的火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