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繒
成語(Idiom):染繒
發音(Pronunciation):rǎn l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染上惡習,沾染不良風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染繒的本義是指染上絲帛的邊緣,引申為沾染了不良風氣或惡習。形容一個人受到了不良環境的影響,逐漸變得墮落或境況不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受到了不良環境的影響,逐漸變得墮落或境況不好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王莽擔任太尉時,曾經有個人名叫繒,他是王莽的朋友,但是卻沾染了不良風氣,境況日漸惡化。王莽見繒的情況后,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于是用“染繒”這個成語來形容沾染不良風氣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染”表示沾染,第二個字“繒”表示絲帛的邊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就沉迷于電子游戲,漸漸染繒了不良的娛樂方式。
2. 這個社區環境很差,容易讓人染繒不良風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染繒”與“沾上了絲帛的邊緣”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染上了不良風氣或惡習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風氣和道德觀念,以及如何避免沾染不良風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經常玩手機游戲,生活作息變得不規律,染繒了不良的生活習慣。
2. 初中生:班級里有些同學沉迷于網絡游戲,染繒了不良的學習態度。
3. 高中生:有些同學開始接觸不良的社交圈子,逐漸染繒了不良的價值觀。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他染繒了不良的消費觀念,導致經濟壓力很大。
5. 成年人:工作環境不好,他漸漸染繒了不良的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