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跼
成語(Idiom):曲跼
發音(Pronunciation):qū j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曲跼指的是蜷縮曲折的樣子,形容身體或姿態彎曲、扭動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曲跼這個成語由“曲”和“跼”兩個字組成。曲指的是彎曲、彎曲的形狀,跼指的是蜷縮、扭動。曲跼形容一個人的身體或姿態彎曲、扭動的樣子,常用來形容人的身體姿勢不正、不端正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曲跼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姿態或身體不正,例如形容一個人坐姿不端、駝背、弓著腰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不正,例如形容一個人的言辭扭曲、曲解事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曲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原文是“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吾積財十年矣,將以迎子,子將何以報我?’貧者曰:‘我有仁義之心,而無所用之。將安用之?’富者曰:‘子以之南海,將何以報我?’貧者曰:‘吾將以軀適之,曲跼而不能正行?!惫适轮械呢氄咭郧R來形容自己的身體姿態,表示自己雖然有仁義之心,但是身體不正,無法正常行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坐在椅子上曲跼著身子,看起來非常不舒服。
2. 他的駝背讓他曲跼地走路,顯得非常疲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彎曲”、“蜷縮”等形容詞聯系起來,形成對曲跼這個成語的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身體彎曲、扭動的樣子,然后與曲跼這個成語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姿態或身體形態相關的成語來拓展知識,如“彎腰駝背”、“扭捏作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曲跼著身子走路,看起來像只小貓咪。
2. 初中生:他因為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導致駝背曲跼。
3. 高中生:她曲跼著身子坐在椅子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4. 大學生:他曲跼地走在校園里,像是背負了整個世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