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kǒng mèng zhī dào ㄎㄨㄙˇ ㄇㄥˋ ㄓㄧ ㄉㄠˋ孔孟之道
◎ 孔孟之道 kǒngmèngzhīdào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指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及其思想道德
詞語解釋
kǒng mèng zhī dào ㄎㄨㄙˇ ㄇㄥˋ ㄓㄧ ㄉㄠˋ孔孟之道
孔子 與 孟子 的學說及主張,指儒家思想。 明 胡廣 《性理大全書·道統》:“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 周公 生而道始行, 孔子 、 孟子 生而道始明。 孔 孟 之道, 周 、 程 、 張子 繼之; 周 、 程 、 張子 之道, 文公 朱先生 又繼之。此道統之傳,歷萬世而可考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孔孟之道
成語(Idiom):孔孟之道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mèng zhī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儒家思想中孔子和孟子的道德和人倫觀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孟之道是指古代中國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主要由孔子和孟子所倡導。孔子強調仁愛、禮儀、忠誠等道德觀念,強調個人修養和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孟子則注重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自覺,強調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關系。孔孟之道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強調道德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個人修養與社會秩序的互相促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孔孟之道常用于討論儒家思想、道德觀念、人倫關系等話題。在教育、社會倫理、領導力等領域,可以引用孔孟之道來強調道德行為和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孔孟之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學派。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和教導被后世廣泛傳承與發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孔孟之道是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孔孟”指代孔子和孟子,“之道”表示道德和人倫觀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習孔孟之道,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2. 孔孟之道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
3. 領導者應該以孔孟之道為指導,注重個人修養和道德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孔孟之道:
1. 將“孔孟”與孔子和孟子的名字聯系起來,形成“孔孟之道”的形象。
2. 將“道”字與道德、人倫觀念等相關概念聯系起來,加深記憶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學習儒家思想,了解孔子和孟子的其他重要觀點和教導。
2. 探索其他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如道家、墨家等,比較其與孔孟之道的異同。
3. 閱讀相關的經典文獻和研究論文,深入了解孔孟之道的歷史演變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孔孟之道,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2. 初中生:領導者應該以孔孟之道為準則,帶領團隊建立和諧的工作氛圍。
3. 高中生:在大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重個人修養和人際關系,秉持孔孟之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