鹢路
成語(Idiom):鹢路
發音(Pronunciation):yì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鶴飛踏雪的樣子,形容人行走輕盈、輕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鹢路是由“鹢”和“路”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鹢是指白鶴,路是指道路。這個成語形容人行走的姿態輕盈、矯健,如同白鶴在雪地上行走的樣子。它強調一個人行走時的輕盈和靈活,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身手敏捷和行動迅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鹢路常用來形容人行走的姿態輕盈、矯健,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身手敏捷、行動迅速。例如,當你看到一個人走路輕盈、姿態優雅時,可以說他走起路來真是鹢路飛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鹢路的出處來自于《史記·孔子世家》中的一則故事。相傳孔子曾經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看到一只白鶴在雪地上行走,身姿輕盈、靈動。孔子對自己的學生說:“你們看,這只白鶴走起路來真是鹢路飛翩。”從此,這句話成為了形容人行走輕盈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鹢”和名詞“路”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舞姿輕盈,行走間真是鹢路飛翩。
2. 她行走的姿態優雅,簡直像是鹢路一樣。
3. 運動員的身手非常敏捷,行走起來真是鹢路飛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白鶴在雪地上行走的形象聯系,想象一個人行走時輕盈、矯健的樣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輕盈、敏捷相關的成語,如“翩翩起舞”、“輕車熟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跳舞的時候真是鹢路飛翩,大家都喜歡看他跳舞。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步伐輕盈,行走起來真是鹢路飛翩,仿佛在飛翔。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動作矯健,行走間真是鹢路飛翩,就像一只白鶴在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