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
基本解釋
(1).亦作“ 冬臧 ”。冬季農家把收獲之物貯藏起來。《墨子·三辯》:“農夫春耕夏耘,秋歛冬藏。”《禮記·樂記》:“春作夏長,仁也;秋收冬藏,義也。”《漢書·食貨志上》:“春耕夏耘,秋穫冬臧,伐薪樵,治官府,給絲役。”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四時之間,無日休息。”
(2).指某些鳥獸冬季遷徙或蟄伏。《周禮·春官·穴氏》“掌攻蟄獸” 漢 鄭玄 注:“蟄獸,熊羆之屬,冬藏者也。”《玉臺新詠·古詩艷歌行》:“翩翩堂前鷰,冬藏夏來見。”
成語(Idiom):冬藏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c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冬天躲藏起來,暫時不露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冬藏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指的是在冬天躲藏起來,暫時不露面。它可以表示人們在寒冷的冬季時期避免外出,躲在家里休息或者不進行某種活動。這個成語的意義也可以引申為暫時隱藏某種能力或秘密,等待時機再展現出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冬藏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寒冷的冬季躲藏起來,不外出活動。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寒冷的天氣里選擇待在家里休息,不外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暫時隱藏自己的能力或秘密,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展現出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項羽在與劉邦作戰時,曾經在臨江之戰中大敗劉邦軍隊,但是他并沒有追擊,而是選擇了冬藏。項羽冬藏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冬天太冷,很多人不愿意出門,等到春天來臨,人們出門活動多了,他就可以再次發動進攻,取得更大的勝利。這個故事中的冬藏成語,后來被用來形容人們在適當的時候隱藏自己,等待時機再展現出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冬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冬字表示冬天,藏字表示躲藏、隱藏。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意義豐富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太冷了,我決定冬藏在家,不出門。
2. 這個歌手在過去的幾年里冬藏了自己的歌唱才能,現在終于再次出現在舞臺上了。
3. 他冬藏了自己的實力,等到比賽關鍵時刻再發力,最終獲得了冠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象在寒冷的冬天,人們躲在家里不出門,暫時不露面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冬天、躲藏、隱藏相關的成語,如冬去春來、藏龍臥虎等,可以拓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太冷了,我決定冬藏在家里,不出去玩。
2. 初中生:這個學生平時很低調,但他冬藏的潛力很大,等到考試時會有很好的表現。
3. 高中生:他冬藏了自己的才華,等到大學時再展現出來,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
4. 大學生:在職場中,有時候需要冬藏自己的能力和想法,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