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不對榫
基本解釋
榫頭對不上卯眼。喻話不對題。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十五:“ 翠花 聽了他這卯不對榫的話,愕然問道:‘你不說剛進門嗎?’”
成語(Idiom):卯不對榫 (mǎo bù duì sǔn)
發音(Pronunciation):mǎo bù duì s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不合適,不相符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卯,指木料上的凸出物,榫,指木料上的凹槽。卯不對榫,比喻事物之間不相配合,不合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事物與事物之間不協調、不相符合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了一個故事。淮陰侯劉邦在起義之初,與項羽結盟。盟約時,劉邦在卯上刻下字“定”,項羽在榫上刻下字“計”。后來,劉邦取得了勝利,但項羽卻違背盟約,不肯將天下歸劉邦。劉邦為了表示自己守信,將卯和榫拿出來對比,發現卯和榫不相配合,于是用“卯不對榫”來形容事物之間的不合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固定搭配,屬于形容詞性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卯不對榫,根本無法合作。
2. 這個方案卯不對榫,我們需要重新考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卯”字的形狀來記憶,它有一個突出的部分,而“榫”字則有一個凹槽的形狀,形象地表示了事物之間不相配合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不對盤”、“不合時宜”等,來擴展對形容不協調、不相符合情況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兩個人的興趣卯不對榫,一個喜歡畫畫,一個喜歡跳舞。
2. 初中生:這個故事的情節卯不對榫,不符合邏輯。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結尾卯不對榫,沒有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預算和實際需求卯不對榫,需要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