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名實難副(míng shí nán fù)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shí nán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實與名義不符,形容現實與表面相差很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該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名”、“實”、“難”和“副”。其中,“名”指的是名義,即外表的形象或稱號;“實”指的是事實,即真實的情況或實際的狀況;“難”表示難以;“副”則表示副詞。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事實與名義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形容現實與表面相差很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外表上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或缺陷。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外表光鮮,但內心卻不正直;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項目在宣傳時美好,但實際效果不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官員。相傳,在宋代,有一位名叫楊時的官員,他在外表上十分儀表堂堂,給人一種正直、忠誠的印象。然而,他實際上卻貪污受賄,品行十分不端。因此,人們就用“名實難副”來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實難副是一個四字成語,其中“名實”是主體部分,表示名義與事實;“難副”是修飾部分,表示難以相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府宣傳的經濟成果名實難副,實際上并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
2. 他外表看起來很有能力,但實際上名實難副,連一件事都辦不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名實難副”拆解成“名實”和“難副”兩個部分記憶。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外表光鮮,但內心卻不正直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名實難副意思相似的成語,如“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成績單上寫滿了好評,但實際上名實難副,他根本沒有認真學習。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電視劇在宣傳時說得很好,但實際上名實難副,劇情非常無聊。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政治家在競選時承諾了很多好處,但實際上名實難副,他并沒有兌現承諾。
4. 大學生(19歲以上):公司的招聘廣告上寫著很高的薪水,但實際上名實難副,工資待遇遠遠低于承諾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