詈詛
成語(Idiom):詈詛(lì zǔ)
發音(Pronunciation):lì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惡言惡語,辱罵詛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詈詛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詈”意為辱罵指責,“詛”意為詛咒。合在一起,詈詛形容人用惡言惡語來指責和辱罵他人,甚至詛咒對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詈詛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在憤怒、不滿或憎惡的情況下,用惡言惡語來攻擊對方。它可以用于描述爭吵、沖突、口角等場景,強調人們的憤怒和惡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詈詛的人,他以詛咒和辱罵為樂,而且擅長用惡言惡語來攻擊他人。這個故事成為了詈詛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詈詛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詈”是動詞,表示辱罵指責;“詛”是賓語,表示詛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對手的詈詛激怒了,口氣也變得非常激烈。
2. 她對鄰居的詈詛言辭非常惡劣,引起了很多爭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詈詛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詈”字與“辱”字聯系起來,兩個字形狀相似,都有類似的意義,都表示對他人的惡意攻擊和傷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詈詛相關的成語,如“詈罵”、“詈語”等,可以幫助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在課堂上不應該互相詈詛,而應該友好相處。
2. 初中生(13-15歲):網絡暴力是一種嚴重的問題,我們應該遠離詈詛和辱罵。
3. 高中生(16-18歲):在團隊合作中,我們不應該用詈詛的方式對待他人的意見和想法。
4. 大學生(19-22歲):言辭激烈的詈詛只會加劇矛盾,我們應該以理性和尊重對待他人。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