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同妬異
成語(Idiom):黨同妬異
發音(Pronunciation):dǎng tóng dù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黨派之間互相猜忌、排斥和敵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黨同妬異是由《左傳·僖公六年》中的“黨同妬異”一語演變而來。黨同指的是同一黨派的人,妬異指的是互相猜忌和排斥。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黨派之間的敵對關系。它強調了黨派內部的爭斗和對立,暗示了黨派之間的內訌將導致整個集體的瓦解和失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黨同妬異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政治團體、組織或集體內部的內訌和紛爭。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之間的互相猜忌和敵對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六年》記載了一個關于齊國的故事。當時,齊國內部分為兩個派系,一派以公子糾為首,一派以季孫行父為首。公子糾為了排除異己,派人誣陷季孫行父,導致兩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終引發了內戰。這個故事成為了黨同妬異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黨同妬異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黨內部充滿了黨同妬異的氛圍,互相攻擊不斷。
2. 他們之間的黨同妬異已經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無法合作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黨同妬異這個成語??梢韵胂笤谝粋€政治黨派中,黨員們互相猜忌和排斥,形成了黨同妬異的局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政治和團體內部關系有關的成語,如“同仇敵愾”、“官官相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班級里有些同學之間的關系很不好,總是黨同妬異,不愿意合作。
2. 初中生:政治課上老師講到了黨同妬異的問題,我們都深有體會。
3. 高中生:黨派內部的黨同妬異是導致政黨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大學生:在大學里,學生會的選舉過程中常常出現黨同妬異的現象,不同派系之間爭斗激烈。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避免黨同妬異的情況出現,要團結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