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節
成語(Idiom):被節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人欺負、侮辱,不能自主地保護自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被節源自《莊子·天運篇》:“天地之性,其猶帝王之性也。帝王之性,非以生天下,乃以安天下。安天下者,必貴己賤人。貴己賤人者,非以有始,乃以無終。”被節的意思是受人欺負、侮辱,無法自主地保護自己。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弱者受到強者的欺凌,無法反抗或保護自己的悲慘境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被節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弱者受到欺負、侮辱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在校園欺凌、職場霸凌等場景中,弱勢群體無法自主地保護自己的困境。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欺負弱者、欺凌他人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被節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天運篇》。莊子在文章中通過天地之性和帝王之性的比喻,表達了“貴己賤人”、“安天下”的思想。被節一詞則是從莊子的這段話中演化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被節是由“被”和“節”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被”表示被動、被動受害的狀態,而“節”表示受欺凌、侮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小明在學校里被同學們欺負,真是太被節了。
2. 這個弱勢群體一直被社會忽略,他們真是太被節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被節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綁在一根節上,無法自由行動,表示被人欺負、束縛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例如“受氣包”、“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不敢還手,被同學們欺負得很被節。
2. 初中生:那個弱小的女孩被同學們欺負,真是太被節了。
3. 高中生:在學校里,被欺負的學生往往會感到被節的無奈和痛苦。
4. 大學生:在社會中,有些人因為弱勢而被欺負,他們真是太被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