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信
成語(Idiom):倚信
發音(Pronunciation):yǐ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憑借信任或信念而依賴他人或事物,常帶有盲目信任或依賴的貶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倚信一詞由“倚”和“信”兩個字組成。倚指依靠、依賴,信指相信、信任。倚信形容人過分相信或依賴他人的話語、承諾或某種信仰,而不去深思獨立的判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倚信常用于形容人盲目相信他人或事物,不加思考、不做獨立判斷的行為。可以用于批評別人盲目相信謠言、跟風行為,或者警示自己不要過分依賴他人的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倚信一詞最早出自《荀子·勸學》:“有倚信者,信人之言無疑也。”意為“有過分相信他人之言的人,對他人的話毫無懷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倚為動詞,信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倚信別人的話,結果吃了不少虧。
2. 不要輕易倚信網絡上的謠言,要進行自己的判斷和核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倚信”聯想成一個人過分依賴一根快要斷裂的拐杖,表達盲目相信他人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不可理喻”、“不見棺材不落淚”等,了解更多與盲目行為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倚信同學的答案,結果做錯了。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倚信他人的意見。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應該加強對謠言的打擊,避免市民倚信不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