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不
成語(Idiom):爭不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g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無法爭取或無法爭辯,無法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爭不是一個否定的詞語,意思是無法爭取或無法爭辯。它強調了某種無法改變的情況或無法爭取到的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無法改變或無法爭取的情況,表達無可奈何或無法挽回的局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爭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故事《石頭記》中。故事中的主角賈寶玉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和厄運,最終他感到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是用了“爭不”來形容自己無法爭取到幸福的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爭不是一個由動詞“爭”和副詞“不”構成的成語,其中“不”表示否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雖然他努力了很多次,但他爭不過命運的安排。
2. 我們再爭也爭不過他的權威。
3. 無論你怎么努力,結果可能還是爭不過現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爭不”與“無可奈何”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它們的含義相似,都表達了無法改變或無法爭取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爭不”意思相近的成語,例如“無可奈何”、“力不從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我爭不過弟弟,他老是搶我的玩具。
2. 小學生(7-12歲):明天的考試我爭不過別人,我覺得很沒信心。
3. 中學生(13-18歲):我再爭也爭不過老師,他總是對我有偏見。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面對社會的競爭,我爭不過那些有經驗的職場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