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魂消魄喪 (hún xiāo pò sàng)
發音(Pronunciation):hún xiāo pò s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者非常沮喪,失去了勇氣和斗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魂消魄喪是一個用來形容人們在遭遇極大的恐懼或打擊時,精神和意志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失去了勇氣和斗志的成語。它強調了心靈受到的打擊之大,可以說是魂魄都消散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魂消魄喪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在面對困難、挫折或者恐懼時,人們內心的無力感和沮喪感。比如,在面對嚴重的失敗或者失去親人的時候,人們可能會感到魂消魄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描述了項羽在巨鹿之戰中被劉邦擊敗后的心理狀態。項羽在戰敗后,感到非常失望和沮喪,他的精神和意志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形容得非常凄涼和絕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魂消魄喪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魂”、“消”和“魄喪”。其中,“魂”指人的精神或意志,“消”表示消散或消失,“魄喪”表示魄(指人的精神)被擊敗或消失。整個成語的結構形象地描繪了人的精神和意志被擊敗后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挫折后,感到魂消魄喪,不再有任何斗志。
2. 面對那么多的困難和壓力,他感到魂消魄喪,無法再堅持下去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這個成語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將“魂”、“消”和“魄喪”分開記憶,然后聯想它們的含義。例如,“魂”可以聯想為精神或意志,“消”可以聯想為消失或消散,“魄喪”可以聯想為魄(指人的精神)被擊敗或消失。通過聯想和理解每個部分的含義,幫助記憶整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魂消魄喪相關的成語,如“失魂落魄”、“魂不守舍”等。這些成語都與人的精神狀態和意志有關,進一步了解它們的含義和使用場景,可以幫助豐富你的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前,我感到魂消魄喪,因為我沒有準備好。
2. 初中生:他在被老師批評后,感到魂消魄喪,不再有上進心。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他感到魂消魄喪,無法集中精力復習。
4. 大學生:失去了親人后,她感到魂消魄喪,無法擺脫悲傷的情緒。
5. 成年人: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后,他感到魂消魄喪,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