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祿
成語(Idiom):佞祿(níng lù)
發音(Pronunciation):ní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諂媚奉迎得寵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佞祿由佞和祿兩個字組成。佞指奉承諂媚,討好他人;祿指官職、俸祿。佞祿指那些靠奉承討好他人而得到官職和俸祿的人。這個成語含有貶義,指貪圖權勢、靠諂媚取得地位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為了謀求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阿諛奉承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靠巴結上司或權貴而得到不正當的地位和待遇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淮陰侯劉邦在劉邦和項梁爭奪天下的時候,項梁的手下有一個叫周市的人,他精通兵法,為人機智。項梁對周市非常器重,賜給他官職和俸祿。然而,周市卻暗地里勾結淮陰侯劉邦,向他通風報信。最終,劉邦得到了項梁的情報,成功地打敗了項梁。因此,人們就用“佞祿”來形容那些靠奉承討好他人而得到權勢和待遇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靠佞祿得寵的人,沒有真正的才能。
2. 這個公司里有很多靠佞祿升職的人,不公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奉迎得寵的人”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成語的兩個字分開記憶,佞表示奉承、討好,祿表示官職、俸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權謀、奉承相關的成語,例如“阿諛奉承”、“馬屁精”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小明是個佞祿,經常向老師奉承,所以老師喜歡他。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校的班長是個佞祿,總是巴結老師,爭取到了很多好處。
3. 高中生(16-18歲):他靠佞祿升職,但是他沒有真正的能力,這是不公平的。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職場上,佞祿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但這種手段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