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飭
成語(Idiom):謙飭(qiān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qiā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謙虛謹慎,言行舉止謹慎小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謙飭是由“謙”和“飭”兩個字組成。謙指謙虛謹慎,飭指修飾、整頓。謙飭的基本含義是指人謙虛謹慎,言行舉止謹慎小心。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言談舉止上應該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妄自尊大,不輕易得意忘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謙飭這個成語常用于教育、勸導、贊美等場景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非常謹慎小心,不輕易冒險,以免出錯或造成不良后果。也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謙虛謹慎的品質,表示對其言行舉止的認可和欣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謙飭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當時,齊國的公子糾因為自己聰明才智出眾,自視甚高,不肯虛心向學。一天,公子糾去拜訪齊國的大夫孟嘗君,孟嘗君熱情地接待了他,并問他是否愿意向他學習。公子糾不屑一顧地回答說:“我有什么好學的?”孟嘗君聽后心生一計,帶他來到一片田地,指著麥苗問他:“你認為哪一株麥苗長得好?”公子糾看了一眼,隨口指了一株。孟嘗君告訴他,他指的那一株麥苗是最矮小的一株。公子糾大驚失色,他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和自大,于是謙虛地向孟嘗君請教,并從此變得謙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謙飭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謙飭小心,從不隨意妄為。
2. 這位老師謙飭有禮,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謙飭”與“謙虛謹慎”以及“言行舉止謹慎小心”等含義進行聯想,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談話和行為中都非常謹慎小心,不輕易冒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謙虛謹慎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如“謙遜”、“謹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謙飭的同學,他們總是很有禮貌。
2. 初中生:作為一個領導,他應該謙飭待人,不要傲慢自大。
3. 高中生:在面試時,要保持謙飭的態度,展示自己的優勢。
4. 大學生:在工作中,我們應該謙飭小心,避免犯錯。
5. 成年人:謙飭是成功人士的一種重要品質,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他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