黷祀
成語(Idiom):黷祀
發音(Pronunciation):dú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祭祀奢華盛大,排場繁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黷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黷指的是奢侈、浪費,祀指的是祭祀、祭奠。黷祀形容祭祀儀式上的奢華和排場繁瑣,通常指大肆浪費財物和精力,追求虛榮和外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黷祀一詞多用于貶義,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團體在舉辦慶典、儀式或活動時過于鋪張浪費,不顧實際需要,追求炫耀和虛榮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的生活方式過于奢侈和浪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國家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為了追求奢華和炫耀,國家耗費了大量的財物和人力。然而,這種排場繁瑣的祭祀并沒有能夠得到神靈的保佑,國家最終陷入了困境。這個故事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奢侈和浪費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黷和祀。黷是形容詞,祀是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婚禮太黷祀了,花了大量的錢,舉辦了一個奢華的儀式。
2. 這個政府在舉辦國慶慶典時過于黷祀,浪費了大量的公共財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黷祀的兩個字拆分開來記憶,黷音似“毒”,祀可以聯想為“祭祀”。因此,可以將黷祀理解為毒害祭祀,表示奢侈和浪費對于祭祀來說是有害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寓言,了解更多關于奢侈和浪費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節約和珍惜資源相關的成語,如“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黷祀的生活,我覺得簡單而樸素的生活更加幸福。
2. 初中生:政府舉辦的慶典太黷祀了,浪費了大量的公共財物。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年會太黷祀了,花了很多錢卻沒有取得實際效果。
4. 大學生:不要過于黷祀你的婚禮,節約一些錢可以用于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5. 成年人:黷祀的生活方式只會帶來短暫的虛榮感,真正的幸福來自于內心的滿足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