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ù dèng kǒu zhāng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ㄓㄤ目瞪口張(目瞪口張)
同“ 目瞪口呆 ”。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江泰 登時甩開手, 曾文彩 目瞪口張地望著他?!?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目瞪口張
成語(Idiom):目瞪口張
發音(Pronunciation):mù dèng kǒu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驚訝或吃驚時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很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當人們遇到令人吃驚、出乎意料的事情時,常常會出現目瞪口張的表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驚訝或吃驚時的面部表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看到令人驚訝、出乎意料的事情時的表情。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楊駿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楊駿曾經向大臣們提問:“諸公覺得青石能破銅鏡嗎?”大臣們都搖頭表示不可能,只有一位大臣說:“青石能破銅鏡?!睏铗E問他為什么這樣認為,他回答說:“銅鏡受到青石的撞擊,銅鏡肯定會碎?!睏铗E對這個答案感到非常驚訝,他的目光瞪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很大,于是有人形容楊駿的表情為“目瞪口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目瞪口張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動作詞組成,形容目光瞪大、嘴巴張大的表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我告訴他我中了一百萬的獎金時,他目瞪口張地看著我。
2. 小明第一次看到雜技表演時,他目瞪口張,完全被表演者的技藝所震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看到令人驚訝的事情時的表情,將目瞪口張這個形象深刻地印在腦海中,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瞪眼呆若木雞”、“張口結舌”等,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當老師宣布我們要去動物園參觀時,同學們都目瞪口張,非常興奮。
2. 初中生(13-15歲):當我看到自己的成績提高了十分時,我目瞪口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3. 高中生(16-18歲):當我看到那個魔術師從空中消失時,我目瞪口張,完全被他的魔術技巧所吸引。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