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頭
基本解釋
天將明時。 唐 顧況 《洛陽早春》詩:“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頭。” 元 湯式 《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套曲:“揾香腮,直問到五更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五更頭,做一夢,夢見相公, 再 娶王家小娘子。”
成語(Idiom):五更頭(wǔ gēng tóu)
發音(Pronunciation):wǔ gēng t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夜里天快亮時,已經過了五更(一夜分五更,每更兩小時),頭天未睡覺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更是古代的一種計時方式,一夜分為五個時辰,每個時辰約兩小時。五更頭指的是在天快亮時,已經過了五個時辰,但還沒有休息的狀態。用來形容熬夜、不睡覺或工作繁忙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或學習上的繁忙,或者形容熬夜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連續工作或學習很長時間而不休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更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在沒有現代計時器的情況下,通過觀察天象來判斷時間。夜晚天快亮時,已經過了五個時辰,此時人們還沒有休息,于是就用“五更頭”來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更頭由“五更”和“頭”兩個詞組成,構成主謂結構,沒有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昨晚加班到五更頭,今天早上起床特別困。
2. 他為了趕論文連續熬夜到五更頭。
3. 這個項目的工期很緊,大家都在拼命加班到五更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古代的村莊里,用五個大鼓來計時,當聽到第五個大鼓聲響時,天已經快亮,你還在忙碌工作,這就是五更頭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的計時方式,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晚寫作業寫到五更頭,特別辛苦。
2. 初中生:為了準備考試,我經常熬夜到五更頭。
3. 高中生:為了完成科研項目,我連續加班到五更頭。
4. 大學生:我昨晚和朋友們一起熬夜聊天,一直聊到五更頭。
5. 成年人:這段時間工作很忙,經常加班到五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