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更
成語(Idiom):暮更(mù gēng)
發音(Pronunciation):mù g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夜晚已經很深了,仍然有人在讀書學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暮更一詞出自《孟子·盡心上》:“暮更者,不足與謀。”意為夜已深,仍然在讀書學習,表示人們勤奮刻苦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勤奮學習的場景,也可以用于形容夜深人靜,猶自讀書學習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暮更一詞的故事起源與孟子有關。相傳,孟子在晚上讀書時,他的門生梁惠王擔心他過于勞累,多次勸他早些休息。孟子回答說:“暮更者,不足與謀。”意思是夜已深,仍然有人在讀書學習,這樣的人才才能謀劃出偉大的事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暮”表示夜晚已深,第二個字“更”表示繼續讀書學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晚上都暮更,從不間斷地學習。
2. 雖然已經很晚了,但他仍然暮更,為了考試不放棄任何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將“暮更”與夜晚讀書學習的場景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在深夜仍然堅持讀書,為了追求知識而努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勤奮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夙興夜寐”、“廢寢忘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晚上都暮更,為了考試能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他為了參加比賽,每天晚上都暮更練習樂器。
3. 高中生:為了能考上理想的大學,他每天晚上都暮更復習功課。
4. 大學生:雖然已經很晚了,但他仍然暮更,為了準備明天的演講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