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斷
成語(Idiom):剛斷
發音(Pronunciation):gāng d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或行動剛正不阿,毫不妥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剛斷是由“剛”和“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剛,意為堅定、正直;斷,意為中斷、停止。剛斷形容一個人言行堅定,毫不妥協,不輕易改變立場。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堅定,不為外界的壓力所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剛斷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夸獎一個人的堅定不移和不屈不撓的性格。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向外界妥協,堅持自己的立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剛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天下篇》中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兩個人各自認為自己的父親是最好的,爭論不休。最后,他們去找莊子為他們判斷,莊子說:“你們各自的父親都是最好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不應該輕易妥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剛斷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壓力時始終保持剛斷的態度。
2. 她的剛斷性格使她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剛”和“斷”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聯想到一個堅定不移的人,不輕易改變立場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堅定不移、不妥協相關的成語,如“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等,以擴展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剛斷的人,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意見。
2. 初中生:她在面對挑戰時表現得非常剛斷,堅持自己的立場。
3. 高中生:作為一名領導者,他必須具備剛斷的性格,不為外界的壓力所動搖。
4. 大學生: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應該保持剛斷的態度,堅持自己的信念。
5. 成年人:職場上,我們需要展現剛斷的性格,不輕易妥協,堅持自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