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立
成語(Idiom):竦立(sǒng lì)
發音(Pronunciation):sǒ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挺立、高聳的樣子,形容物體或人立得很直、很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竦立一詞形容物體或人直立而高聳的樣子,通常用于形容山峰、建筑物或人的身姿等。它表達了物體或人的挺拔、威嚴和氣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山峰、建筑物、人的身姿等具有崇高、雄偉、挺拔的形象。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精神、品質或力量的顯著突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竦立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天運》篇中,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大鵬鳥的形象:“大鵬之背,才兼浩氣,橫無際涯者。舉世之所浩浩焉者,唯大鵬之翼?!边@段文字形容了大鵬鳥展翅翱翔的壯麗景象,其中的“浩浩焉者”即是竦立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竦立是一個形容詞,由“竦”和“立”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山巒竦立,云霧繚繞,景色壯美。
2. 他竦立的身姿給人一種自信和威嚴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大鵬鳥展翅翱翔的形象來記憶竦立一詞的意思。同時,可以將竦立與高聳、挺拔等形容詞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形容物體或人高聳、挺拔的成語,如“巍峨”、“挺拔”等。
2. 學習相關的詩詞,了解如何用竦立來形容自然景觀或人的形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樹苗長大了,也可以竦立在大地上了。
2. 小學生:我夢想將來能夠建造一座竦立在天空中的高樓大廈。
3. 初中生:他站在領獎臺上,竦立的身姿給人一種激勵和自信的感覺。
4. 高中生:山峰竦立在云霧之間,給人一種壯麗的美感。
5. 大學生:他的學術成就使他在學術界竦立起來,成為眾人景仰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