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天
成語(Idiom):潑天
發音(Pronunciation):pō t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大、極多、非常之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潑天形容事物的程度、狀態或情況非常嚴重、巨大、強烈。常用來形容某種情況極其嚴重或某種行為極其過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口語和文學作品中,用以強調某種情況的嚴重性、極端性或過分的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主父偃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個大臣,他曾經勸齊景公打敗韓國。當時,齊國的國力很強大,而韓國的國力很薄弱,主父偃說:“齊國可以說是潑天的實力,而韓國只能說是潑天的薄弱。”從此,潑天成為形容極大、極多、非常之意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消息潑天了,大家都知道了。
2. 他的傲慢令人氣憤到了潑天的地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潑天”與“天空中潑灑下來的雨水”聯想起來,表示非常大、非常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新聞報道,了解更多關于“潑天”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下了潑天大雨,我都淋濕了。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的難度潑天了,我怎么都過不去。
3. 高中生:這個考試的題目潑天難,我完全不會做。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工作量潑天大,我們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
5. 成年人:他的犯罪行為簡直是潑天的惡劣,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