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兒
基本解釋
即 秦昭王 時興修水利的 李冰 。相傳 李冰 為 蜀 守,開 成都 兩江,斗殺江神,為民除害, 蜀 人名之 冰兒 。亦泛稱健壯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風俗通》曰:‘ 秦昭王 使 李冰 為 蜀 守,開 成都 兩江,溉田萬頃。江神歲取童女二人為婦, 冰 以其女與神為婚,徑至神祠,勸神酒,酒杯恒澹澹。 冰 厲聲以責之,因忽不見。良久,有兩牛鬭于江岸旁。有間, 冰 還,流汗謂官屬曰:“吾鬭大亟,當相助也。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 蜀 人慕其氣決,凡壯健者,因名 冰兒 也。’” 清 閻爾梅 《臨邛至青城山看戲》詩:“村舍笙鐃喧蠡母,江神婚嫁謁 冰兒 。”
成語(Idiom):冰兒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é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冰兒指冰塊,引申為冷冰冰、冷漠無情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兒是一個用于形容人冷漠無情、沒有熱情的成語。它比喻人的態度冷淡,不關心他人的感受,缺乏同情心和溫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兒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態度冷漠、無情,或者形容某種冷冰冰的氛圍或環境。可以用來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情感或者某種氛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兒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富商,他非常富有,但卻心地冷漠無情。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可憐的乞丐,乞討者請求他施舍一些錢財。富商冷漠地拒絕了乞丐的請求,并且冷笑著說:“我不是冰兒嗎?我連一滴水都不會給你。”從此以后,人們用“冰兒”來形容冷漠無情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兒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朋友總是冰兒一樣,從不關心別人的困難。
2. 這個公司的工作氛圍冷冰冰的,沒有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冰塊,在冰塊上有一個人臉,但表情非常冷漠無情,沒有任何溫暖的感覺。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冰兒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冷漠無情相關的成語,如冷若冰霜、冷嘲熱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態度冷冰冰的,從來不和我們一起玩。
2. 初中生:她對待別人總是冰兒一樣,不關心別人的感受。
3. 高中生:這個社會有很多冷嘲熱諷的聲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冰兒一樣冷漠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