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闇
成語(Idiom):偏闇
發音(Pronunciation):piān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偏暗;不夠明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偏闇是指光線不夠明亮,稍微暗淡的狀態。形容物體或環境的亮度不夠,缺乏光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房間、環境或氛圍的光線暗淡,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缺乏光明、希望或活力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敦傳》中有一句描述王敦的話:“人皆以吾為偏闇,吾獨不自見也。”意思是說別人都認為他很偏暗,只有他自己不這樣認為。這句話后來被引申為成語“偏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偏闇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偏”是形容詞,表示不正常或不充分;“闇”是形容詞,表示黑暗或不明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間屋子太偏闇了,需要多加一個燈泡。
2. 這個地方的氛圍偏闇,需要改善一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偏闇”與一個暗淡的房間聯系起來,想象在這樣的房間里很難看清東西,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光線、亮暗相關的成語,如“明爭暗斗”、“光明正大”等,來擴展對于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屋子里的燈壞了,變得偏闇了。
2. 初中生(14歲):這個房間沒有窗戶,所以非常偏闇。
3. 高中生(17歲):這個城市在晚上十分偏闇,幾乎沒有街燈。
4. 大學生(20歲):他的未來前途暗淡,整個人感覺偏闇。
5. 成年人(30歲):在這個工作環境中,他感到自己的才能被偏闇。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