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助
基本解釋
指朝中權貴的幫助。《舊唐書·崔元略傳》:“ 元略 有中助,止於削兼大夫。”《新唐書·李訓傳》:“ 仲言 慨然曰:‘當世操權力者皆齪齪,吾聞 注 好士,有中助,可與共事。’”
中助(zhōng zhù)
發音(zhōng zhù)
基本含義:指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起到輔助、調和作用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中助是由“中”和“助”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中”表示中間、中心,也可以表示平衡、調和的意思;“助”表示幫助、輔助。中助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復雜的事物中起到調和、輔助作用的人或事物。它強調了在一些復雜問題中,需要有一個中間人或中間事物來協調、調解和幫助解決問題。
使用場景:中助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場景。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扮演中助的角色,調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在工作中,領導可以充當中助的角色,協調員工之間的關系,促進團隊的和諧發展。此外,中助還可以用于形容一些具有調和作用的事物,比如一本好書可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中助。
故事起源:中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故事講述了秦朝時期,衛將軍驃騎出使齊國,齊王使人送給他一匹馬。回到秦國后,驃騎想要把馬送給秦王,卻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他的一個朋友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把馬送給秦王,并附上一封信,信中說:“齊王讓我送給您一匹馬,我想這匹馬應該是您的。”于是,驃騎照著這個主意去做了。秦王看到信后,非常高興,感嘆道:“驃騎真是我的中助啊!”從此,中助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中助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
1. 他在家庭中充當了中助的角色,幫助調和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2. 老師是我們學習中的中助,他總是耐心地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記憶中助這個成語可以采用“中心助力”的方式。將“中”字與“助”字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中心在調和、輔助周圍事物的形象。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中助相關的成語,比如“中流砥柱”、“中庸之道”等。這些成語都與中助有關,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中助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班級中扮演了中助的角色,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
2. 初中生:在家庭中,父母是我們的中助,他們經常調和我們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
3. 高中生:在團隊中,領導是我們的中助,他們幫助我們協調工作,促進團隊的發展。
4. 大學生:大學的圖書館是我們學習的中助,里面有很多書籍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