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綿里針(mián lǐ zhēn)
發音(Pronunciation):mián lǐ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或行為雖柔和,卻帶有深刻的批評或警示之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綿里針這個成語由“綿”和“針”兩個詞組成。綿指的是棉花,軟綿綿的感覺;針則是尖銳的工具。綿里針形容的是柔和的外表下帶有尖銳的批評或警示之意。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言辭或行為看似溫和,實則包含著深刻的批評或警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綿里針一詞常用于形容言辭或行為雖然溫和,但卻帶有深刻的批評或警示之意的情況。比如,一個人在表面上說話很和氣,但實際上是在批評或警告對方。這時可以使用綿里針來形容他的言辭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綿里針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但成語的意義和用法源于人們對綿里針這種工具的理解。綿里針在外表上是柔軟的,但內部卻有尖銳的部分,這種特點被引申為言辭或行為看似溫和,實則帶有深刻批評或警示之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綿里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話雖然很綿里針,但卻道出了大家心中的痛處。
2. 她的笑容雖然溫和,但其中透露出的綿里針讓人感到不舒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柔軟的綿花中夾雜著一根尖銳的針,表示綿花的外表隱藏著尖銳的批評或警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口蜜腹劍”、“暗箭傷人”等,來拓展對綿里針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綿里針地批評我們,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
2. 初中生:他的建議看似綿里針,但卻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進步。
3. 高中生:她的評論雖然綿里針,但卻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