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克
成語(Idiom):侵克
發音(Pronunciation):qīn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侵犯、侵害別人的權益或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侵克”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侵”和“克”。其中,“侵”表示侵犯、侵害,指某個人或事物侵犯了他人的權益或利益;“克”表示克制、抑制,指受到侵害的一方要采取措施來抵抗侵犯。整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即為某個人或事物侵犯了他人的權益或利益,并被受害方采取措施進行抵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侵克”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對他人的權益或利益進行侵害的情況。可以用于社會、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討論中,強調保護個人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侵克”的具體故事起源暫無明確的記載。但是,這個成語的含義與現實生活中的侵權行為相關,與人們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侵克了他人的利益,引起了公眾的強烈不滿。
2. 這家公司多次侵克了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被法院判決賠償巨額費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侵犯克制”。侵犯別人的權益或利益,需要被克制、抑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克己奉公”、“侵占”等,以加深對侵犯行為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了,這是侵克他的權益!
2. 初中生(13-15歲):某某同學在考試時作弊侵克了其他同學的努力。
3. 高中生(16-18歲):公司侵克了員工的勞動權益,導致工人罷工。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