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牢
基本解釋
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饋賜諸侯的禮品。《周禮·秋官·大行人》:“諸侯之禮……介七人,禮七牢。” 鄭玄 注:“三牲備為一牢。”《禮記·禮器》:“諸侯七介七牢。” 孔穎達 疏:“牢,大牢也。謂諸侯朝天子,天子以大牢禮賜之也。”《國語·晉語三》:“﹝ 秦君 ﹞乃改館 晉君 ,饋七牢焉。” 韋昭 注:“牢,牛、羊、豕為一牢。饔餼七牢,侯伯之禮。”
成語(Idiom):七牢
發音(Pronunciation):qī l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嚴密監禁,牢固禁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牢是由“七”和“牢”兩個詞組成的成語。七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表示極度、非常之意。牢則指監獄、囚禁之所。七牢合在一起,表示監禁非常嚴密,禁錮非常牢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牢常用于形容對犯罪分子、敵人等進行嚴厲的監禁或禁錮。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受到嚴格的約束,無法自由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七牢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它的意義和使用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牢獄作為一種嚴厲的刑罰方式,在古代中國是非常常見的。七牢正是形容了這種嚴密的監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牢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數字“七”和名詞“牢”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犯下重罪,被判入七牢。
2. 這個犯人被七牢所禁錮,無法逃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七牢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非常嚴密的監獄,有七層牢房,犯人被牢牢地禁錮在里面,無法逃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監禁、禁錮相關的成語,如“囚徒”、“束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因為捉弄同學,被老師關進了七牢。
2. 初中生:那個犯罪分子犯下了嚴重的罪行,被判入七牢。
3. 高中生: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反抗七牢束縛的英雄故事。
4. 大學生:面對困境,我們要努力打破七牢,追求自由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