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三過其門而不入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人多次來到某個地方的門前,但始終沒有進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某人遲遲不肯進入某個地方,表示對進入該地方有所顧慮、猶豫或不愿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對某個機會、機構(gòu)、職位等有所遲疑或不愿意接受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對學(xué)習(xí)、工作等事物態(tài)度不積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三過其門而不入”源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故事中,孟子去拜訪荀卿,荀卿連續(xù)三次在門口迎接孟子,但孟子都沒有進去。最后,孟子告訴荀卿,他不敢進去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學(xué)問差距太大,他不敢進入荀卿的門下學(xué)習(xí)。這個故事后來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某人對進入某個地方有所猶豫或不愿意。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三”、“過”、“其門”、“而”、“不”、“入”六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多次獲得了進入名校的機會,但卻三過其門而不入。
2. 她一直對婚姻有所顧慮,已經(jīng)三過其門而不入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過其門而不入”與一個人在門前徘徊三次卻始終不敢進去的場景聯(lián)想在一起,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半途而廢”、“優(yōu)柔寡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xué)生:他看到游樂園門口的過山車三次,卻三過其門而不入。
初中生:雖然獲得了國際交流的機會,但他三過其門而不入,錯失了難得的學(xué)習(xí)機會。
高中生:盡管得到了名校的錄取通知書,但他卻三過其門而不入,選擇了另一所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