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魚
基本解釋
冰下之魚。亦以喻生命不絕如縷。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瞻望風云,朝夕嗚咽,固乃游魂已謝,非復全生,餘息空留,非為全死,同冰魚之不絶,似蟄蟲之猶蘇,良可哀也。” 清 錢謙益 《答王于一秀才論文》:“僕且倦,歸心空門。喉吻癢癢然,牙齒搰搰然,不自禁其葭灰將吹,冰魚欲渙。”
成語(Idiom):冰魚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隱藏在冰下的秘密或隱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魚是由“冰”和“魚”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隱藏在冰下的魚。它比喻隱藏在表面之下的秘密或隱患,常用來形容事物的真相或問題的實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種情況或事物的真實情況與表面情況不符的情況。例如,當某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和善,但實際上心懷不軌時,可以使用冰魚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新唐書·藝文志》中,當時的解釋是指冬天在冰上釣魚。后來,這個成語的含義逐漸轉變為比喻隱藏的秘密或隱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魚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好,但實際上是個冰魚,心里想的都是壞事。
2. 這個項目看起來很有前景,但我們要小心,可能還存在一些冰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冰下的魚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在冰面下面有一條魚,表示隱藏的秘密或隱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冰山一角、冰消瓦解等,以擴展對于隱藏事物或問題實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冰魚是在冬天的時候釣的魚,可以吃嗎?
2. 初中生(13-15歲):他表面上對我很好,但我覺得他可能是個冰魚。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公司的財務狀況看起來很好,但可能還存在一些冰魚。
4. 大學生(19-22歲):在政治上,有些人可能隱藏著冰魚,我們要警惕。
5. 成年人:這個社交平臺上的一些信息可能是冰魚,我們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