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lín wéi hè ㄧˇ ㄌㄧㄣˊ ㄨㄟˊ ㄏㄜˋ以鄰為壑(以鄰爲壑)
◎ 以鄰為壑 yǐlín-wéihè
[shift one’s trouble to others as one who uses his neighbour's field as a drain] 《孟子·告子下》:“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 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把鄰國作為水坑,把本國洪水排放到那里。表示嫁禍于人
詞語解釋
yǐ lín wéi hè ㄧˇ ㄌㄧㄣˊ ㄨㄟˊ ㄏㄜˋ以鄰為壑(以鄰爲壑)
《孟子·告子下》:“ 白圭 曰:‘ 丹 ( 白圭 )之治水也,愈於 禹 。’ 孟子 曰:‘子過矣! 禹 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 禹 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原謂將鄰國當作溝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難或災禍推給別人。 宋 文天祥 《知潮州寺丞東巖洪公行狀》:“公智慮深達,如宿將持重而規畫綿絡,不以鄰為壑也。” 清 黃遵憲 《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三河虛》詩:“人盡流離呼伯叔,時方災難又干戈。諸公竟以鄰為壑,一夜喧呼賊渡河。” 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誰要是對別人的困難不管,別人要調他所屬的干部不給,或以壞的送人,‘以鄰為壑’,全不為別部、別地、別人想一想,這樣的人就叫做本位主義者。”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鄰為壑
成語(Idiom):以鄰為壑
發音(Pronunciation):yǐ lín wéi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不顧鄰居的困難或需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鄰為壑是一個貶義詞語,形容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及鄰居的利益或困難。這個詞語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國家或組織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對周圍的國家或組織漠不關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以鄰為壑常常用來批評那些只關心自己的人或組織,而不顧及他人的利益。在社會交往中,這個詞語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關心他人的困難。在國際關系中,這個詞語可以用來批評一個國家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周圍國家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以鄰為壑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一年》。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宣公與鄰國晉國的文公之間的一段爭斗。齊國的宣公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及晉國的困難,最終導致了兩國的關系惡化。這個故事成為了以鄰為壑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鄰+為+壑,表示以鄰居為坑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以鄰為壑,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2. 這個國家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以鄰為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結構以及含義進行聯想,以便記憶。以鄰為壑的“鄰”可以聯想到鄰居,而“壑”可以聯想到坑洞。可以想象一個人將鄰居當作坑洞一樣,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鄰居的困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鄰居或利益相關的成語,例如“鄰居的狗不咬人,自己的狗咬人”、“鄰舍之好,莫如遠方之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的一個同學總是以鄰為壑,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
2. 初中生:這個國家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以鄰為壑,不管周圍國家的困境。
3. 高中生: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及朋友的困難,完全以鄰為壑。
4.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有些企業只顧自己的利益,以鄰為壑,不顧及其他競爭對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