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誓
成語(Idiom):背誓
發音(Pronunciation):bèi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違背誓言或誓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背誓是指違背自己的誓言或誓約,不守信用。背誓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不守信用,不履行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或宣誓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背誓一詞常用于描述某人違背諾言或違背約定的情況。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例如描述某人不履行承諾、不信守約定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公子重耳在逃亡途中被追捕,為了保護他,他的朋友曾公背棄了自己的誓言。這個故事中的曾公背誓成為了背誓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背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背”表示背離、違背,第二個字“誓”表示誓言、誓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答應過幫我完成作業,但最后卻背誓了。
2. 這個人常常背誓,不值得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背著一本誓言書,但最后卻把它丟棄了,表示這個人背誓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誠信、信用相關的成語,如“言而無信”、“信口開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答應要和我一起玩,但是他背誓了,沒有來。
2. 初中生:他在考試時背誓作弊,結果被老師發現了。
3. 高中生:他曾經發過誓要好好學習,但是后來背誓了,成績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