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不吐骨頭
基本解釋
見“ 吃人不吐骨頭 ”。
成語(Idiom):吃肉不吐骨頭
發音(Pronunciation):chī ròu bù tǔ gǔ t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只享受好處而不肯承擔相應的責任或付出代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吃肉是指享受好處,不吐骨頭是指不承擔責任或付出代價。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承擔應有的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只追求個人利益,不愿意承擔責任或付出代價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相傳,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曾經向秦始皇的后人子嬰承諾,如果子嬰幫助他奪取天下,他將尊重子嬰為秦始皇的合法繼承人。然而,當項羽成功奪取天下后,他卻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而是將子嬰殺害。這個故事成為了“吃肉不吐骨頭”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吃肉不吐骨頭的結構是“動詞+名詞+不+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想享受好處,從不愿意承擔責任,真是個吃肉不吐骨頭的人。
2. 這個公司只顧自己賺錢,對員工的福利一點都不關心,簡直是吃肉不吐骨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只吃肉而不吐骨頭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責任和利益相關的成語,如“得寸進尺”、“不勞而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只想玩游戲,從不做作業,真是個吃肉不吐骨頭的。
2. 初中生:他們班有些同學只關心自己的成績,從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真是吃肉不吐骨頭。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只追求個人利益,從不顧及民眾的需求,真是個吃肉不吐骨頭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