愴惻
成語(Idiom):愴惻(chuàng cè)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uàng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悲傷痛苦的心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愴惻是由“愴”和“惻”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愴指悲傷,惻指痛苦。愴惻形容內(nèi)心深處的悲傷和痛苦,通常是因為失去親人、愛情破裂、事業(yè)失敗等引起的心靈上的苦悶和痛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愴惻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如詩詞、小說等。可以用來描繪人物的內(nèi)心痛苦、悲傷的情感狀態(tài),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悲劇性的境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愴惻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小雅·鶴鳴》中:“愴惻匪解,憂心且瘁。”意思是悲傷痛苦的心情難以解釋,憂慮之心使人疲憊不堪。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愴惻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心中愴惻不已。
2. 經(jīng)歷了一場失敗的事業(yè),他陷入了愴惻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愴惻”與悲傷、痛苦的情緒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其含義的記憶。可以嘗試用生動的形象來形容愴惻的心情,比如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陰雨連綿的墓地,感受到內(nèi)心的悲傷和痛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傷心欲絕”、“悲痛欲絕”等,來擴展對悲傷和痛苦情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聽到老師說要搬走,小明感到愴惻不已。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不理想,小紅心中懷著愴惻的心情。
3. 高中生(16-18歲):分手后,她陷入了愴惻的情緒中。
4. 大學生(19-22歲):面對畢業(yè)的壓力,他心中充滿了愴惻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