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籍短書
基本解釋
指儒家經籍之外的書籍。 漢 王充 《論衡·謝短》:“二尺四寸,圣人文語,朝夕講習,義類所及,故可務知。 漢 事未載於經,名為尺籍短書,比於小道,其能知,非儒者之貴也。”參見“ 尺書 ”。
成語(Idiom):尺籍短書 (chǐ jí duǎn sh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ǐ jí duǎ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籍內容簡短,篇幅短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籍是一種古代計量單位,短書指篇幅較短的書籍。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文章或書籍內容簡短,沒有冗長的敘述或贅言,簡潔明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章、書籍、演講等內容簡潔明了,沒有廢話或冗長的敘述。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言辭簡練,有力表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籍短書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梁時期的文學家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吳弘的官員,他寫了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內容簡潔明了,卻能表達深刻的意義。這篇文章被稱為“尺籍短書”,成為了后來用來形容簡短有力的文章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尺籍短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報告寫得尺籍短書,讓人一目了然。
2. 這本小說以尺籍短書的形式,將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表達得非常清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尺籍短書想象成一本小書,尺子上標著“短”,表示這本書的篇幅很短小。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簡潔明了相關的成語,如“言簡意賅”、“一言以蔽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本故事書尺籍短書,我很快就讀完了。
2. 初中生:老師的講解很尺籍短書,讓我們很容易理解。
3. 高中生:這篇文章寫得很尺籍短書,但卻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4. 大學生:這位教授的演講很尺籍短書,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