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路
基本解釋
指致人迷誤的歧途。 唐 姚係 《京西遇舊識兼送往隴西》詩:“相逢與相失,共是亡羊路。” 明 唐順之 《天寧寺塵外樓》詩之四:“人間多少亡羊路,一一行來也未曾?” 清 歸有光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徐行之微,固 堯 舜 之道也;經史之業,非亡羊之路也。”參見“ 亡羊 ”。
成語(Idiom):亡羊路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yá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疏忽大意或不得已的情況下,失去了本來可以得到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亡羊路”源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原文是“羊亡其路,將之市井,亡羊而復得焉。”意為羊走失了,主人把它送到市場上去找,結果羊卻自己回來了。這個成語比喻本來失去的東西,又重新找到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本來失去的東西又重新找回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比喻本來錯過的機會又重新得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司馬相如是西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寫的《子虛賦》在當時非常有名,因此他備受贊賞。有一天,司馬相如的一只羊走失了,他非常著急地去找,結果羊卻自己回到了家里。司馬相如非常高興,就寫下了“羊亡其路,將之市井,亡羊而復得焉”的話,成為了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羊路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亡”表示失去,“羊”表示羊,“路”表示路。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失去了羊的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來以為已經錯過了機會,但是沒想到機會竟然亡羊路,又重新找到了他。
2. 這次考試他差點沒通過,但是最后因為老師的原因,亡羊路,還是過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亡羊路”與“失而復得”這個意思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將這個成語與其故事起源聯系起來,記住司馬相如的羊走失后又回來的情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失而復得相關的成語,如“亡羊補牢”、“亡羊得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本來以為丟掉的作業找不回來了,但是亡羊路,作業又找到了。
2. 初中生:我本來以為錯過了參加比賽的機會,但是沒想到亡羊路,還有機會參加。
3. 高中生:他本來以為失去了的友誼無法修復,但是亡羊路,他們又重新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