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濟橋
基本解釋
即 趙州橋 。在今 河北省 趙縣 。 宋 周煇 《北轅錄》:“未至城( 趙州 )五里渡石橋,石橋從空架起,工極堅緻,南北長十三丈,闊四之一,實 隋 人 李春 所造, 元祐 間賜名 安濟 ,有 張果老 驢跡。”
成語(Idiom):安濟橋
發音(Pronunciation):ān jì q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濟橋是指幫助人們渡過困難、解決問題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濟橋源自中國古代的一座著名橋梁,位于河南省的安陽市。這座橋梁建于東漢末年,歷史悠久。安濟橋成為了一個象征,代表著幫助人們度過困難、解決問題的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濟橋一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在別人困難時伸出援手、提供幫助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來贊美那些樂于助人、有同情心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手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安濟橋得名于其所在的地方——安陽市安濟橋。這座橋梁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幫助人們跨越河流,連接兩岸。因此,安濟橋成為了象征幫助和解決問題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安濟橋的結構是“安濟+橋”,其中“安濟”表示幫助人們度過困難,解決問題,“橋”表示人或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像一座安濟橋,總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
2. 這個方法真是一座安濟橋,解決了我們的難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象一座大橋上有一個標志,上面寫著“安濟橋”。這個標志象征著幫助和解決問題的力量。每次看到這個標志,就會想起安濟橋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安濟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可以深入研究河南省安陽市的歷史和地理。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渡人于水火之中”、“借以渡人”等,以擴大對幫助和解決問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就像一座安濟橋,總是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2. 初中生(13-15歲):父母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安濟橋,他們總是在我需要的時候支持我。
3. 高中生(16-18歲):志愿者們是社會上的安濟橋,他們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
4. 大學生(19-22歲):互聯網技術是現代社會的安濟橋,讓我們能夠更方便地解決問題和獲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