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qī lǎo bā dǎo ㄑㄧ ㄌㄠˇ ㄅㄚ ㄉㄠˇ七老八倒
形容年老體衰。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駝背曲時候,富的也死,貧的也死。”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七老八倒
成語(Idiom):七老八倒
發音(Pronunciation):qī lǎo bā d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用來形容人的身體虛弱,舉步維艱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老人行動不便或身體虛弱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其他人因病或受傷無法正常行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七老八倒”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明確。這個成語的意思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種社會現象,即人們在年老體衰時,行動不便,甚至無法自己站立和行走,需要他人的幫助。因此,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老人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七老八倒”由兩個數詞和兩個動詞組成。其中,“七老”表示年老體衰,“八倒”表示行動不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奶奶年紀大了,走起路來七老八倒的。
2. 爺爺生病后,就七老八倒的,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行動。
3. 這位老先生年紀雖大,但身體還好,沒有七老八倒的樣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七老八倒”分成三個部分:七老、八倒。
2. 想象一個年老的人(七老)行走時不穩定,可能會倒下(八倒)的情景。
3. 反復朗讀和使用這個成語,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年老體衰相關的成語,如“白發蒼蒼”、“齒如編貝”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和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走路的時候七老八倒的,需要我扶著。
2. 初中生:爺爺的腿疼得厲害,走起路來七老八倒的。
3. 高中生:這位老先生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一點也不七老八倒,還能自己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