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怒
基本解釋
(1).大怒。 南朝 梁 劉孝儀 《彈賈執傅湛文》:“雍容之賓,未游於雕苑;號怒之容,日醉於雷池。”
(2).怒號。指風聲疾厲。 唐 李白 《北風行》:“日月之賜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宋 司馬光 《夏夜》詩:“須臾號怒息,清月照壁頰。”
成語(Idiom):號怒(hào nù)
發音(Pronunciation):hào n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憤怒或極度憤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號怒是由“號”和“怒”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號”表示聲音大而響亮,怒表示憤怒。合在一起表示憤怒到了極點,情緒非常激動和激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號怒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緒非常憤怒,憤怒到了極點,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群體在面對不公正的待遇、受到冒犯或遭受不公平對待時憤怒的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號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陳涉世家》中。陳勝和吳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起義軍領導人,在反秦起義的過程中,他們遭受到了秦朝統治者的殘酷迫害和不公正對待。陳勝在受到惡劣待遇后,激發出了極大的憤怒和憤慨,他號怒地說:“我陳勝今日若不破釜沉舟,誓不為人!”這個成語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號怒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號”是動詞,“怒”是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號怒地大罵了一聲。
2. 老師對學生的不守紀律行為感到號怒。
3. 在遭受不公平待遇后,他號怒地辭去了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號怒”這個成語與憤怒的情緒聯系在一起,想象一個人憤怒到了極點,發出巨大而響亮的聲音,從而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情緒相關的成語,如“怒發沖冠”、“怒火沖天”等,來擴展對情緒表達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看到他的玩具被弄壞了,號怒地跑去告訴媽媽。
2. 初中生:當我被人冤枉時,我會感到非常號怒。
3. 高中生:他的作品被人抄襲,他感到極度的號怒,決定采取法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