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褂
基本解釋
◎ 大褂 dàguà
[unlined long gown] 過膝的單衣,一種中式單衣
英文翻譯
1.unlined long gown
詳細解釋
身長過膝的中式單衣。 茅盾 《官艙里》:“那位老先生自然是‘中裝’,藍綢的大褂,老式花樣。” 老舍 《龍須溝》第一幕:“不脫了大褂呀?省得濺上泥點子。”
成語(Idiom):大褂(dà dá)
發音(Pronunciation):dà d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故作清高、擺架子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褂源自清代,是指官員穿的一種寬大的長袍。這種長袍外形莊重、寬松,因此后來成為形容人故作清高、擺架子的樣子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言談舉止中擺出一副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態度,或者故意裝得很高深莫測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清代有一個叫李大褂的官員,他非常自負,總是故作清高,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樣子。后來,人們就用“大褂”來形容那些故意擺架子、裝腔作勢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大褂一副,不肯與我們交流。
2. 別看他穿得光鮮亮麗,其實他就是個大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大褂”這個詞與故作清高的人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穿著大褂,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大褂”相似的成語,如“擺架子”、“裝腔作勢”等,以拓展對這類形容人故作清高的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穿上爸爸的大褂,在鏡子前擺出各種酷炫的姿勢。
2. 小學生:班上的班長總是大褂一副,對待同學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3. 中學生:那個學生在課堂上故意裝得很高深莫測,總是大褂一副。
4. 大學生:有些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學術造詣,總是大褂一副,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