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掿
成語(Idiom):捻承
發音(Pronunciation):niǎn c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輕而易舉地完成某件事情,毫不費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捻承是由動詞“捻”和動詞“承”組成的成語。捻的意思是用手指來回擰動,承的意思是接受、承擔。捻承的意思是用手指擰動輕而易舉地完成某件事情,形容做事毫不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捻承通常用來形容做事情輕松自如,毫不費力。可以用在工作、學習或者日常生活中,形容某人做事得心應手,不費吹灰之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捻承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史·薊遼傳》中,記載了明代朱棣(即明成祖)攻打薊州的故事。當時明成祖派遣將領攻打薊州,將領們費盡心思策劃,但都沒有取得勝利。最后,朱棣親自上陣,輕而易舉地攻下了薊州,形容他做事游刃有余,毫不費力,于是就有了捻承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試中捻承了滿分,毫不費力。
2. 這個項目對他來說就像捻承一樣,輕而易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捻承”聯想為用手指輕輕擰動,表示做事情輕松自如,毫不費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做事輕松的成語,例如“輕而易舉”、“如履平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數學考試中捻承了滿分,非常開心。
2. 初中生:他在籃球比賽中捻承了對手,輕松得分。
3. 高中生:她在英語考試中捻承了高分,沒有任何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