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
成語(Idiom):膏肓 (gāo huāng)
發音(Pronunciation):gāo 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病痛的嚴重程度,也用來比喻事物的嚴重損壞或殘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膏肓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膏”指的是人體內臟的精華,“肓”指的是人體內臟的病變或損傷。這個成語原本用來形容人體內臟的病變嚴重,后來也被引申為比喻事物的嚴重損壞或殘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膏肓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疾病的嚴重程度,尤其是指一些不可治愈或無法挽回的病情。同時,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嚴重損壞或殘缺,例如用來形容一座建筑物嚴重受損或一本書的內容被刪除了重要部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膏肓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第十四》一章中的對話中。這個對話中,孔子說:“肓,其臟也。膏,其肉也。”意思是人體內臟的病變是因為臟器的精華流失,而肉體的病變是因為肌肉的精華流失。由于臟器和肌肉都是人體的重要部分,所以膏肓這個成語后來也被引申為比喻事物的嚴重損壞或殘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膏肓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疾病已經到了膏肓的地步,醫生已經無法治療了。
2. 這棟建筑物經過火災后,已經變得膏肓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膏”和“肓”這兩個字的形狀與其含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膏”字的形狀像是一個人體內臟的精華流失,“肓”字的形狀像是一個人體內臟的病變或損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健康、疾病、損傷相關的成語,如“病入膏肓”、“半身不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腿骨折得很嚴重,已經膏肓不堪,只能躺在床上休養。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環境問題已經到了膏肓的地步,我們應該采取措施保護環境。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結局被刪除了重要部分,變得膏肓不堪,無法理解整個故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