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應收股利 (yīng shōu gǔ lì)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shōu gǔ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應當領取的利益或報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應收股利是一個經濟術語,它指的是股東應當根據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利潤分配。在日常生活中,應收股利被引申為指應當得到的回報或報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應收股利這個成語常用于商業和經濟領域,用來形容應當得到的利益或報酬。它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應當得到的回報沒有得到,或者強調某個人或組織應當按照約定或法律規定獲得的利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應收股利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商業和經濟發展。在古代,股份制經濟已經存在,并且股東有權獲得利潤分配。因此,應收股利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應收股利這個成語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分別是“應收”、“股”和“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投資了很多錢,現在應該享有應收股利。
2. 由于公司經營不善,股東們無法獲得應收股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張股票,上面寫著“應收股利”,表示他應當得到的回報或報酬。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經濟學和股票投資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股票市場和投資的知識。了解更多關于股票市場、股票投資和股東權益的概念,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應收股利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學校的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老師給了我一個獎品,這是我應收的股利。
2. 初中生(13-15歲):我幫助同學們完成了一項任務,老師給了我一些額外的積分,這是我應收的股利。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學校的志愿者活動中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這是我應收的股利。
4. 大學生(19-22歲):我在實習期間表現出色,公司給了我一筆額外的津貼,這是我應收的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