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銅駝草莽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tuó cǎo m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堅強、剛毅、不屈不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銅駝,古代兵器,形狀像駝子,由銅制成,非常堅固。草莽,指草原和荒野,意味著草木叢生、環境惡劣。銅駝草莽形容人或事物在困難環境中堅強不屈,勇往直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在逆境中堅強不屈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在惡劣環境中艱難前行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馬援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馬援是東漢末年的將領,他率領部隊西征,途中遇到了非常惡劣的自然環境,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帶領部隊勇往直前,最終成功完成了任務。后來,人們就用“銅駝草莽”來形容他在困難環境中的堅強不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境中,他展現出了銅駝草莽的精神。
2. 這個項目經歷了很多困難,但他們表現出了銅駝草莽的品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銅駝”想象成堅固的銅制駝子,而“草莽”則代表了惡劣的環境,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鐵杵成針”、“金玉滿堂”等,進一步豐富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戲中,我學會了銅駝草莽的精神,不怕失敗,勇往直前。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困難,我要展現出銅駝草莽的勇氣,努力克服困難,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難,我們也要堅持不懈,像銅駝草莽一樣,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