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蹇
基本解釋
《易》《屯》卦和《蹇》卦的并稱。意謂艱難困苦,不順利。 漢 秦嘉 《贈婦詩》之一:“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昔 嚴周 之抗節,援斯靈而托喻,嗟祿運之屯蹇,終遇獲於江濱。” 唐 楊炯 《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時命屯蹇,生涯苦辛。” 明 邢昉 《過王雨若故廬》詩:“在世頗屯蹇,立名苦不早。”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而茲世所遘之艱巨,所遇之屯蹇。慮非一己微末之才所能勝。”
成語(Idiom):屯蹇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動遲緩、困難重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蹇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屯(tún)指的是停留、滯留;蹇(jiǎn)指的是跛腳、行動不便。這個成語形容人在行動上遇到困難,行動遲緩,無法順利進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蹇常用于描述人的行動遲緩、困難重重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屯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一章中。孔子說:“屯蹇蹇如也,屯則無蹇矣。”意思是人的行動遲緩,就像跛腳一樣困難重重;如果能夠停下來思考,就能夠解決困難,行動就不再遲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蹇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習上屯蹇,總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跟上進度。
2. 這個項目遇到了很多困難,進展屯蹇,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屯蹇聯想成一個人跛腳行走的樣子,表示行動遲緩、困難重重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屯田(指囤積糧食)和蹇滯(指行動不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的時候手指受傷了,寫字的時候很屯蹇。
2. 初中生:數學是我的弱項,每次做題都很屯蹇,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解決。
3. 高中生:我在準備高考時遇到了很多困難,學習進展屯蹇,但我會堅持下去。
4.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中,面試的次數很多,但是錄取的機會卻屯蹇不前。
5. 成年人: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只要不屯蹇,努力去克服,就一定能夠成功。